大银幕需要怎样的中国太空想象?《流浪地球》让我们看到中国人的格局


来源: 中国电影报

真正的太空旅游时代尚未到来,但近在眼前。大银幕亟需新的故事。我们的科幻电影的首要任务,是打开观众的眼界,对新时代感同身受,展望近未

真正的太空旅游时代尚未到来,但近在眼前。大银幕亟需新的故事。

“我们的科幻电影的首要任务,是打开观众的眼界,对新时代感同身受,展望近未来可能的变化。这需要好几代电影人跟着新航天的发展一起探索。”导演李霄峰说。

电影面对的问题跟新航天类似,都需要技术、资金的支持。许志湧表示,面对航天题材的影视项目,制片人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要满足观众的冒险欲望,满足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要评估剧本如何变得可信,有效地到达观众脑海、满足欲望,但最先考虑的,还是故事里的人。他进一步表示,“人与人的接触最重要。无论动作片、警匪片、战争片还是太空片,最后讲的还是人的故事。太空只是给了一个客观的因素,让人有了追求、冒险、困境,让人去解决,通过太空来拥抱人性。”

许志湧认为,太空带给人的改变如同登山。“爬过珠峰和上过月球的人一样,格局会彻底不同。格局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流浪地球》让我们激动,是因为我们在里面看到了中国人的格局……作为电影人,我们拥有好莱坞级别的预算和中国这么好的电影市场,要思考如何利用这两个东西把自己的格局抬高,输出软实力。”

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为普通人造梦。如今,越来越多的梦是去往太空。新航天的使命和电影非常相似,都是让大众感受星辰大海的魅力,推动人类文明走向下一步。

带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忆仰望星空,本土创作者在处理新航天题材的时候,一定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表达。故土情结、共同体意识、愚公移山精神……都会成为大银幕上新的风景。

嘉宾一致认为,更多的太空电影会是将来的趋势。

科幻总是与时代和技术紧密结合。半个世纪前,以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漫游》为代表的科幻黄金时代,与当时太空探索的高潮相辅相成。那是激动人心的时代,但随着阿波罗时代的落幕,科幻的黄金时代也就慢慢消失了。后来,《地心引力》出现,是因为当时“太空垃圾”成为社会议题,《火星救援》上映,则是因为火星任务重启。

“科幻电影会随着社会话题演变,新航天的发展而发展。2021年是太空旅游元年,太空电影一定会越来越多。”吴季表示,“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需要资金支持。我们呼吁投资人,关注新航天和太空科幻电影,就是关注太空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除了AI和虚拟世界,我们还有一个太空在那里。我们一定要走出去。”

标签: 科幻电影 中国科幻研究中心 中国作家协会 新航天与新时代太空科幻电影

[责任编辑:{haixiayule]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