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2023-08-03 17:37:2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这个夏天,演唱会迎来了久违的旺季。打开票务平台,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
【资料图】
这个夏天,演唱会迎来了久违的旺季。打开票务平台,一个个熟悉或不熟悉的歌手、组合映入眼帘,后面跟着一大串即将举行演唱会的城市名。我身边的许多朋友,当他们看到曾经追星的对象将要来到自己的城市巡演,立刻现出年少时的样子,带着亢奋与热情,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抢票大军”。
成功抢到票的人,八成要在朋友圈炫耀一番,没抢到的,则不免捶胸顿足,然后换个场次再战。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一张票都没抢到,但我既被那些朋友“重返青春”的喜悦所感染,也感受了文化市场扑面而来的繁荣气息。演唱会一票难求,显示出文化市场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也意味着整个社会都在逐渐恢复元气与活力。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当某件东西的需求极度旺盛,而供给又相对不足时,其价格往往会向上飙涨。当演唱会的生意好到一开票就能“秒光”时,票价自然也越来越贵。从表面上看,官方的定价涵盖了从低到高的各个价位,但低价票的数量并不多,因此格外难抢。这些票一旦到了“黄牛”手里,价格还翻上一番甚至达到数倍。
我的朋友大半已经“三十而立”,对他们来说,花上几百、上千块,买一张偶像的演唱会门票,换取一场美好的体验,是一件值得的事,也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如果把视角转移到更年轻的文化市场消费主体身上,我们会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
比如,对大学生而言,高企的票价就像一道隔墙,横亘在他们和他们想要的文化生活之间。除非特别幸运,能在官方渠道抢到最便宜的那几档票,否则,这些年轻人恐怕要专门打一份工,顺便节衣缩食一段时间,才能实现自己的“观演梦想”。此外,对大多数步入社会不久、刚刚拿到起步薪水的职场新人而言,他们的情况也不会比在校生好到哪去。
有人可能会说:演唱会本来就不是什么生活必需品,去不起就别去了呗。但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不能仅满足于让成员生存,同时也应该积极为大众创造更精彩、更丰富的美好生活。国民经济想要繁荣,也需要让公众能有余暇和余力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积极消费。
演唱会市场当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但它同时也是整个文化消费市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各个领域,消费者都能感知到文化消费的涨价趋势。一张电影票、一期视频网站会员、一局剧本杀、一件文创藏品……各种文化消费似乎都在升级换代的同时,“趁机”变得越来越贵。从本质上看,这正是供需失衡的体现。
演唱会也好,其他的文化消费形式也罢,当然算不上“必需品”,但也不应被视作“奢侈品”。年轻的人、节俭的人、手头拮据的人,同样有权利进行文化消费,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各个社会阶层都需要价格合理的文娱服务,如果市场在某些价格区段无法供给充足的服务,该反思的是市场环境,而不是怕贵、嫌贵的消费者。
文化消费是个很大的概念,其中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服务对象和价格都有很大的浮动区间。市场上当然可以有昂贵的文化消费项目,但不能任由整个文化消费都被贴上“奢侈”“费钱”的标签。文化消费可以更加亲民,也应该更加亲民。这并不是要对商家搞道德绑架,逼着他们降价,而是说文化消费市场需要投入更多供给,从而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供需平衡,使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获益。
杨鑫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标签:
[责任编辑:{haixiayule]
网罗天下
最近更新
-
演唱会一票难求 文化消费一定“费钱”?
-
观众的文化自信是国产科幻创作的最大底气
-
影视作品背后的“文学之美”
-
听懂《罗刹海市》,重新认识刀郎
-
机械狂潮怎么获得_机械狂手
-
春兰股份: 公司没有参与地方政府拆迁改造项目。
-
宋佳工作室回应:我们姐没让人送过饼干!共事九年都不知道有这事
-
爆出亚洲最大丑闻 不愧是9.1分神剧!
-
《孤注一掷》上海首映 反诈警察力赞推荐全家观看
-
夏克立再回应黄嘉千声明 称会在台湾法院公开证据
-
福岛商户:日本政府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让生意难以为继
-
欧阳娜娜时隔四年再度开启巡回演出 2023巡演四大城市曝光
-
《安乐传》太后是谁演的 太后为什么陷害帝家?
-
成毅《莲花楼》什么故事 莲花楼有哪几对情侣?反派演员是谁?
-
《莲花楼》玉秋霜是谁演的 玉秋霜凶手是谁
-
《安乐传》安宁是谁演的 安宁公主结局是什么
-
葛斯齐起诉张兰败诉 喊话她可以来看孙子孙女了
-
网传宋佳曾让工作人员凌晨送半包饼干 工作室辟谣
-
檀健次工作室宣发审美好赞 相柳又美又惨……
-
四甲基丙二胺商品报价动态(2023-08-03)
-
陈坤谈再与徐浩峰合作:要将体面二字延续到新片《入型入格》
-
电影《疯狂的陀螺》进入筹备阶段, 讲述追梦故事
-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终极预告, 开启心灵治愈之旅
-
吴京黄晓明朱一龙等众星情系河北,为灾区捐物资
-
黄嘉千告其家暴,夏克立被抓出狱后成街头流浪汉
-
范丞丞魏大勋穿黑西装跳舞帅气十足,显眼包line
-
这些“国风”电影,为什么总是在被“找茬”?
-
票房持续走高,为什么我们催更《封神第二部》?
-
《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热播, 大美中轴成文化传承“活”标杆
-
“高台照镜”重现舞台,粤剧南派以武功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