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过风暴》:影片取材自上百起真实家暴案件,风暴中不只有被打的那个女人
2023-08-18 09:38:16
来源:
澎湃新闻
影片一开场,佟丽娅饰演的徐敏和吴昱翰饰演的陈均,刚刚经历了一场失败
今年的暑期档,现实题材力度空前,前有《八角笼中》聚焦贫苦孩子的出路,后有《孤注一掷》直面电信诈骗的深渊。本周正式上映的《我经过风暴》,则是一部将目光对准被家暴女性的电影。
《我经过风暴》海报
影片一开场,佟丽娅饰演的徐敏和吴昱翰饰演的陈均,刚刚经历了一场失败的离婚。女方并未提交有力的证据,法庭不认同双方情感破裂,驳回了离婚请求。连女方的离婚律师都直接“摆烂”,因为在他们的经验里这样的案子,十有八九都不会成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之后深陷家暴泥沼的徐敏,拼尽全力为自己与孩子寻求幸福自由之境,却遭丈夫、家庭和舆论苦苦相逼。影片的背景设定在《反家庭暴力法》颁布之前,但事实上,即便有法可依的近年,家庭内部依然是暴力滋生的土壤。
除了展现暴力本身,影片更着力于展现被家暴者的处境和家暴现象难以根除的种种原因。风暴中,不只有被打的那个女人,风暴本身,也不仅仅是施行暴力的那个男人。
《我经过风暴》截图
徐敏这样的女性,在家暴受害者中显然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人类高质量女性”了,她有出色的工作能力,独立的收入来源,原生家庭的父母也在身边能够给予支持。学医的背景,从体制内离开去企业,说明有不错的学历和社会关系,能够不被施暴者PUA,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并坚定地寻求法律援助。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受害者凤毛麟角,但即使叠满了这些buff,也仍然在一个冷漠的社会环境中孤立无援。
《我经过风暴》截图
从受害者的视角出发,观众跟随着女主角经历一次次逃离又无处可逃的噩梦。双方都学医、打人会避开要害;想装监控搜集证据,发现自己早已经被监控;家长领导组局求情,好像硬要离婚的是蛮不讲理;接警的警察上门说下次注意,居委会调解说和和稀泥……整个社会带着一种“清官难断家务事”“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的政治正确。何况还有孩子哭着喊着要爸爸,即使离了婚,爸爸不负责,光顾着上门去打妈妈,害得孩子出意外,还能理直气壮地指责出走的妈妈,“都是你非要闹离婚……”
《我经过风暴》截图
影片显然试图厘清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权益难以得到维护的原因,借助律师、警察、妇联工作人员之口,一次次地向观众或一本正经或漫不经心地“说明”家暴具有私密性、难以认定。
简单例举一两个身体部位的轻伤认定标准,就能够体会要得到法律的维护,似乎并不容易。
这些是“轻伤”
显然,身体感受上受到的伤害,与够得上被法律保护的伤害,是存在差距的。而当法院要提交证据的时候,你也很难要求被打的人能够及时做好准备掏出手机、录音笔,给自己录音摄像。更别提因为“这是我老婆,这是我们自己家的事”就能强抢拐卖殴打陌生女性的事,也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
有童年阴影安嘉和的笼罩,家暴男要超越高山可不容易,吴昱翰的演绎不算有新意,道貌傲岸的衣冠禽兽,外人眼里的谦谦君子甚至老好人,内心住着失控的“巨婴牌”野兽,善妒、猜疑、控制欲强。一秒钟翻脸动手,狠辣和变态劲也足够恶心人了。
一句足以点燃女性观众共情的话叫做,“到底怎么样才能认清一个人啊”“到底怎么样才敢和一个人结婚啊”。如果说这样的影片真的激起人内心的恐惧,这份恐惧的真实感在于,它与生活的距离感近在咫尺。洪水猛兽或者意外、战争,大多数令人恐惧的事物多少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保持着距离感,而来自最亲近的人的伤害,连最应该成为安全港湾的“家”都成为伤害的发源地,这样的不安全感想想都令人窒息。
《我经过风暴》截图
据说影片取材自上百起真实家暴案件。比影片本身更令人破防的,是结尾放进的那些真实案例的采访,这些没有声嘶力竭,仿佛叙述今天吃什么般日常的经历讲述,她们看起来那么普通,就像邻家会和你亲切打招呼的阿姨,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但内心深藏着一份一边自我麻痹,一边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痛感。
编剧出身的秦海燕,这是第一次拍电影,曾经操刀《万里归途》《刺杀小说家》《找到你》《分手合约》《消失的孩子》等热门影视剧的秦海燕,对各个类型都有涉足,早年和章明导演合作过《新娘》《结果》《她的名字叫做红》等多部电影,在作者性和类型叙事上都不偏科。
但作为导演,虽然技术层面的呈现完成度仰赖于在行业积累的主创资源,乍看之下呈现得成熟有秩,但细究之下种种想要表达又终究浮于表面,力图展现某些社会性根结,又不知是碍于片长还是其他原因束手束脚的别扭,让影片的观感并不流畅,甚至作为一个编剧理应最擅长的台词,都在某些段落中显得疲软和尴尬。例如法庭上的辩护,原本始终不发一言的女主角突然觉醒般涕泪俱下地说出“千万不要学我,我是你们的底线”这样让画风秒变反家暴宣传片的台词,如果导演是想要一种抽离的间离效果,那就算是成功地把观众拉出戏了。
《我经过风暴》截图
也许正是这种“取材自上百个真实案件”的杂糅感,让导演想要把太多真实中的残酷,集中在徐敏陈均这一个家庭中去呈现。于是,前半段病态家庭状态展现的片段式堆叠,显得散乱又草率。女主和身边社会关系中的人,都会在矛盾发生时展现出一种并不符合现实逻辑的“功能性降智”。而父母、律师、孩子等身处案件中的关键人员也同样面目模糊,摇摆不定,虽然顶着一个“girls help girls”的叙事模版,但李律师顶着年轻茫然的天真眼光,一会儿对当事人进行道德审判,一会儿一看伤疤就吐得义愤填膺,一会儿你爱离不离我不该管你,一会儿我辞职也要挺你到底,各种反转横跳的立场,不像个律师,反倒想像个近距离的吃瓜网友。
当然,从题材来说,这样的创作无论如何是值得鼓励的。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我经过风暴》与开头提到的《八角笼中》和《孤注一掷》这些“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现实主义”。
大爆的两部电影,都是以现实为基底,辅以类型的叙事方法,在强戏剧逻辑的调度下,提供一种情节剧式的观影节奏。观众一开始被揪着的一颗心,最终会有一个明确情绪宣泄出口,事件能够得到解决,人物会有获得某种出路。其中某些“解决”和“化解”危机矛盾的方式,仰赖于极为小概率的功能性事件或人物动机转变来完成。
而《我经过风暴》在这方面来得更加彻底和无奈,女主角徐敏最后的选择,令人猝不及防,又似乎全然在情理之中。这不是女性反杀的爽文,这个彻头彻尾的悲剧里面,没有出口,没有爽点,没有真正的解脱,受害者和加害者们在身份上不断交织,经过风暴的不仅仅是女主一人。
法庭上一句“妈,您不应该是最理解我的人吗?”让凶神恶煞的婆婆无语凝噎,而婆婆一句“忍一忍不就过去了吗”,是多少“过来人”自我麻痹又继而转向PUA旁人的有毒传导。
《我经过风暴》截图
影片上映之前,种种电影之外的话题反倒更加出圈。无论是家暴数据引用国别失误的插曲,或是贴着同一位男艺人标签的路演嘉宾撞车引发的舆论风波,都和电影中许多潜藏的性别话题一样容易引火。比起标题党简单粗暴的“男的破防了”“女的急了”之类的话题站队,试图厘清或窥见施暴者内心潜藏的根源也并非“洗白渣男”,反对家庭暴力并不是厌恶某种性别或反对婚姻。
还是希望电影能够实现“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个人挨打”的正向效果。即便电影不可能让施暴者收敛暴戾,或是受害者就能拥有识人的火眼金睛,但社会的关注至少能让那些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家务事”有人插手过问,让社会对受害者更宽容一些,能让更多背负着思想包袱的人勇于挣脱伤害,找回自己的人生。
标签:
[责任编辑:{haixiayule]
网罗天下
最近更新
-
《我经过风暴》:影片取材自上百起真实家暴案件,风暴中不只有被打的那个女人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盘初跌0.13%
-
张艺兴成都街头抓娃娃 运动系穿搭吃火锅悠闲自在
-
七时吉祥争议不断 王一栩:被黑导致自己抑郁症加重
-
蔡依林穿壮族服饰扎小辫 品尝壮族美食甜美可爱
-
柳岩红衣九尾狐妆妩媚迷人 表演空中吊环秀大长腿
-
杨超越丁禹兮同框直播 二人上演借位吻画面超甜
-
李在明第四次到案受讯!弊案VS渎职,韩国朝野互相调查
-
赤壁:打捞船清漂作业 呵护陆水湖一片碧水
-
螃蟹蒸10分钟可以吗 蒸螃蟹需要多长时间)
-
刑侦悬疑网剧《消失的痕迹》定档8月18日 痕迹之下 必有真相
-
速来围观!2023年人工智能概念龙头股有哪些?(8月17日)
-
金棕榈奖得主《坠楼死亡的剖析》曝海报,8月23日在法国上映
-
《芭比》北美票房已达到5.37亿美元, 冲刺全球年冠
-
《金手指》正式定档12月30日,梁朝伟刘德华搭档暴富跨年
-
《三贵情史》9月9日全国上映,胡先煦姚晨周也以吻试真爱
-
《招魂》衍生片《修女2》确定分级为限制级影片,含有暴力内容和一些恐怖元素
-
《芭比》:实质直至结尾才略见端倪,不只是一个女性幻想符号
-
《GT赛车:极速狂飙》北京举办中国首映场, 《第九区》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执导
-
第36届东京电影节曝官方海报致敬《东京物语》,由国际著名设计师小篠顺子负责
-
电影《金手指》举行发布会,蔡卓妍谈与刘德华合作:我会很安心
-
纪录片《德普大战希尔德》上线,聚焦约翰尼·德普和艾梅柏·希尔德两人情感纠纷
-
数据复盘:8.6亿净流入酿酒 龙虎榜抢筹新时达
-
C视频丨纳溪区委书记谭荣兵:扩大文旅“朋友圈”,寻找文旅经济新突破丨2023天府旅游名县巡礼
-
《秦时明月》回应被《七时吉祥》抄袭:已调查取证
-
疑李玟生前控诉《好声音》黑幕录音曝光
-
法老发文回应最近争议 表示不再发歌不再演出
-
张伦硕发长文谈谣言困扰 表示因此丢了很多工作
-
前INTO1成员刘彰否认恋情:目前单身
-
《潜行者》热播收官,下半年还有哪些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