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报!杨振宁与清华大学缘分贯穿一生 12岁立志“我要拿诺贝尔奖”


来源: 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詹钘)7岁时随父北上,在清华园度过8年少年


(相关资料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詹钘)7岁时随父北上,在清华园度过8年少年时光;81岁时落叶归根,回到清华大学——杨振宁与清华大学的缘分贯穿一生。12岁那年,杨振宁被奇妙的宇宙吸引,立下“我要拿诺贝尔奖”的凌志。

1929年,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受邀来到清华大学,参与筹建数学系,7岁的杨振宁跟随父母住进清华园西院11号。彼时的清华,群英汇聚,贤才毕至。中国现代美学奠基者之一的邓以蛰一家与杨振宁家紧邻,邓以蛰的儿子邓稼先与杨振宁由此成为一生挚友。

在这样一个名师云集、学术氛围单纯热烈的环境里,杨振宁尽情吮吸知识甘霖,探索科学奥秘。

受父亲的熏陶,杨振宁很早就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儿子的天赋,杨武之早有察觉,但他并未拔苗助长,而是注重全面发展。在杨武之看来,培养健全人格、学好传统文化,比成为“天才儿童”更加重要。杨振宁上初一时,杨武之利用暑假,请来清华大学历史系高材生丁泽良,每天给杨振宁讲授《孟子》2个小时。

12岁那年,杨振宁在图书馆看到一本名为《神秘的宇宙》的书。他被书中讲述的奇妙宇宙深深吸引,回家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儿时的“狂言”成为现实。

标签: 成为 清华大学 杨振宁 诺贝尔奖 杨武之

[责任编辑:{haixiayule]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