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月亮来了!超级月亮将何时现身?超级月亮的形成原因
2023-08-02 14:05:10
来源:
中国网娱乐
今年首次“超级月亮”,也是本年度第二大满月将于8月2日现身夜空。天文
超级月亮来了!超级月亮将何时现身?
今年首次“超级月亮”,也是本年度第二大满月将于8月2日现身夜空。天文科普专家表示,由于月亮的最圆时刻发生在2日凌晨,因此8月1日晚开始观测最佳。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公众可欣赏到一轮玉盘似的大圆月亮。
(资料图片)
当月球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最圆,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满月可能出现的时段。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一个公历年中,通常会有12次或13次满月。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有个闰二月,因此有13个满月。
“超级月亮”一般指的是近地点满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在运转过程中,其距离地球时远时近,最近时约35万千米,最远时约40万千米,两者相差约5万千米,而这种月地距离的变化也导致了月球“视直径”的变化。根据天文观察,同样是满月,在近地点比在远地点,其月面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修立鹏表示,满月发生的时间与月球位于近地点的时间接近时,视觉上看起来也会更大,就会出现所谓的“超级月亮”。“超级月亮”并不罕见,一年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今年“超级月亮”共有两次,均落在8月,另外一次是8月31日,也是本年度最大满月。
本次“超级月亮”,满月时刻出现在2日2时32分,而2日13时52分月球过近地点,最圆的时间与过近地点的时间仅相差11个多小时,因此这次满月的月面视直径很大,仅比8月31日的年度最大满月略小。
“由于满月时间发生在2日凌晨,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于1日晚进行观测。入夜后便可留意夜空中的这一轮大圆月亮,裸眼欣赏即可。喜欢天文摄影的朋友也可以一展身手,拍摄带有地方特色景观的精美照片。”修立鹏说。
超级月亮的形成原因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表示,如果月亮恰好运行到近地点或者临近近地点时满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要比它位于远地点时大12-14%,就会欣赏到比平时更大、更亮的月亮,很多人也就将其称为“超级月亮”了。
月球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点我们称为“近地点”,反之则是“远地点”。月球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一次远地点,平均每27.5546日经过一次,这种月球连续两次经过近地点(或远地点)的时间间隔便是近点月(27.5546日)。两次满月之间大约相隔29.5天左右。由于每个月月球运行到近地点的时间和满月的时间都可以精确计算,利用他们各自的运行周期,就能够计算出何时能够看到“超级月亮”。
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一个运行周期中,如果有“超级月亮”出现,也往往不是出现在月亮离地球最近的时候,近月点和满月的出现会有一个时间差,1个小时以内、数个小时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这个时间差越小,从理论上将看到的月亮就会越大。当然,实际看上去,不会有什么差别。
关于地月系:
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地月系的形成,多数科学家认为是月球撞击地球的结果。但苦于找不到科学证据而成为一种假说。然而,地球研究学家钟关村经研究后得到确认:在远古的某个时候,火星般大的月球,突然撞击地球,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使板块爆裂分开成为后来的大西洋。在月球碰撞地球的能量达到最大值时,加上地球回归物的反冲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迫使月球脱离地球而去。地月系随即产生。
关于地月系的形成,人们曾经用分裂说,双星吸积说,俘获说及宇宙飞船说。这些假说各有各的见解,都有缺点,难以让你心服口服。让人无法接受。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新的学说:在数十亿年以前,一颗跟火星般大小的星体撞击地球,星体较重的核心撞击后再坠落到地球;后来下沉到地球中心变成地球核心的部分。地球表面一大片物质因为被它扔到太空,和那些星体残骸环绕地球运行,最后集合形成了月球1。
如果按照这种学说推理,月球进入地球内部后,相互产生的能量爆炸会把地球炸成四大八块,不可能有完整的地球。而那些星体残骸环绕地球运行,最后形成了月球。这是利用康德的星云学说来作为地月系形成理论的。
根据近几年来探测宇宙星系所得到的资料表明,康德星云说有待从新评判。所以,以上学说不足为论。因为没有让人完全信服的理由。
地球研究学家钟关村经全面研究后确认:在远古时期的某个时间里,有一颗火星般大小的月球突然撞击地球,在极其强大的冲击能量作用下进入地壳,高温高压引发的能量爆炸使月球与地球的接触部分产生极其强烈的汽化,大量物质喷向空中。这是在引发的极其巨大的膨胀能量的作用下,迫使南北美洲板块与非(洲)欧(洲)板块相互分离。使南美洲板块脱离北美板块向南向西移去。使非洲板块脱离欧洲板块向南向东移去。使格陵兰板块直接移至北方。
当月球与地球的碰撞进入最大值,相互间的能量也转化到最大值时,这时加上板块,泥土,石沙,海水等回归地球时的反冲力,再加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使月球脱离地球而去。月球离去,地月系诞生。
超级月亮来了!超级月亮将何时现身?
今年首次“超级月亮”,也是本年度第二大满月将于8月2日现身夜空。天文科普专家表示,由于月亮的最圆时刻发生在2日凌晨,因此8月1日晚开始观测最佳。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公众可欣赏到一轮玉盘似的大圆月亮。
当月球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最圆,被称为“满月”,亦称为“望”。农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甚至十七,都是满月可能出现的时段。
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文科普专家修立鹏介绍,一个公历年中,通常会有12次或13次满月。2023年是农历癸卯兔年,为闰年,有个闰二月,因此有13个满月。
“超级月亮”一般指的是近地点满月。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形,在运转过程中,其距离地球时远时近,最近时约35万千米,最远时约40万千米,两者相差约5万千米,而这种月地距离的变化也导致了月球“视直径”的变化。根据天文观察,同样是满月,在近地点比在远地点,其月面视直径大14%,视面积大30%。
修立鹏表示,满月发生的时间与月球位于近地点的时间接近时,视觉上看起来也会更大,就会出现所谓的“超级月亮”。“超级月亮”并不罕见,一年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今年“超级月亮”共有两次,均落在8月,另外一次是8月31日,也是本年度最大满月。
本次“超级月亮”,满月时刻出现在2日2时32分,而2日13时52分月球过近地点,最圆的时间与过近地点的时间仅相差11个多小时,因此这次满月的月面视直径很大,仅比8月31日的年度最大满月略小。
“由于满月时间发生在2日凌晨,我国感兴趣的公众可于1日晚进行观测。入夜后便可留意夜空中的这一轮大圆月亮,裸眼欣赏即可。喜欢天文摄影的朋友也可以一展身手,拍摄带有地方特色景观的精美照片。”修立鹏说。
超级月亮的形成原因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表示,如果月亮恰好运行到近地点或者临近近地点时满月,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要比它位于远地点时大12-14%,就会欣赏到比平时更大、更亮的月亮,很多人也就将其称为“超级月亮”了。
月球轨道上距离地球最近的那点我们称为“近地点”,反之则是“远地点”。月球每绕地球旋转一圈,都会经过一次近地点一次远地点,平均每27.5546日经过一次,这种月球连续两次经过近地点(或远地点)的时间间隔便是近点月(27.5546日)。两次满月之间大约相隔29.5天左右。由于每个月月球运行到近地点的时间和满月的时间都可以精确计算,利用他们各自的运行周期,就能够计算出何时能够看到“超级月亮”。
在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一个运行周期中,如果有“超级月亮”出现,也往往不是出现在月亮离地球最近的时候,近月点和满月的出现会有一个时间差,1个小时以内、数个小时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这个时间差越小,从理论上将看到的月亮就会越大。当然,实际看上去,不会有什么差别。
关于地月系:
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
地月系的形成,多数科学家认为是月球撞击地球的结果。但苦于找不到科学证据而成为一种假说。然而,地球研究学家钟关村经研究后得到确认:在远古的某个时候,火星般大的月球,突然撞击地球,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使板块爆裂分开成为后来的大西洋。在月球碰撞地球的能量达到最大值时,加上地球回归物的反冲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迫使月球脱离地球而去。地月系随即产生。
关于地月系的形成,人们曾经用分裂说,双星吸积说,俘获说及宇宙飞船说。这些假说各有各的见解,都有缺点,难以让你心服口服。让人无法接受。后来有人提出一个新的学说:在数十亿年以前,一颗跟火星般大小的星体撞击地球,星体较重的核心撞击后再坠落到地球;后来下沉到地球中心变成地球核心的部分。地球表面一大片物质因为被它扔到太空,和那些星体残骸环绕地球运行,最后集合形成了月球1。
如果按照这种学说推理,月球进入地球内部后,相互产生的能量爆炸会把地球炸成四大八块,不可能有完整的地球。而那些星体残骸环绕地球运行,最后形成了月球。这是利用康德的星云学说来作为地月系形成理论的。
根据近几年来探测宇宙星系所得到的资料表明,康德星云说有待从新评判。所以,以上学说不足为论。因为没有让人完全信服的理由。
地球研究学家钟关村经全面研究后确认:在远古时期的某个时间里,有一颗火星般大小的月球突然撞击地球,在极其强大的冲击能量作用下进入地壳,高温高压引发的能量爆炸使月球与地球的接触部分产生极其强烈的汽化,大量物质喷向空中。这是在引发的极其巨大的膨胀能量的作用下,迫使南北美洲板块与非(洲)欧(洲)板块相互分离。使南美洲板块脱离北美板块向南向西移去。使非洲板块脱离欧洲板块向南向东移去。使格陵兰板块直接移至北方。
当月球与地球的碰撞进入最大值,相互间的能量也转化到最大值时,这时加上板块,泥土,石沙,海水等回归地球时的反冲力,再加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使月球脱离地球而去。月球离去,地月系诞生。
标签:
[责任编辑:{haixiayule]
网罗天下
最近更新
-
超级月亮来了!超级月亮将何时现身?超级月亮的形成原因
-
超级月亮是什么意思 超级月亮2023年8月将迎来两次
-
夏克立自曝因家暴指控被关监狱 哭诉出狱后无家可归,与流浪汉一起睡桥洞
-
张予曦翟潇闻出演《难哄》 王楚然遗憾出局
-
难哄官博发声明:还在打磨阶段,不要过度猜测
-
夏克立自曝因家暴指控被关监狱 曾和流浪汉睡桥下
-
河北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水区域 救援持续进行中
-
广汽能源与金港企业牵手推进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等领域发展
-
青春爱情电影《高中的我们》,定档8月22七夕上映
-
DC《蓝甲虫》曝新海报和特辑8月18日上映, 扎克施奈德表示支持
-
张艺谋《坚如磐石》正式定档9月28日国庆档,“钱外有钱,官上还有官”
-
《巨齿鲨2:深渊》8月4日全球上映,杰森·斯坦森、吴京联手斗巨兽
-
《三贵情史》纽约亚洲电影节获奖, 姚晨胡先煦主演李少红导演监制
-
2023年暑期档总票房突破130亿年度总票房突破350亿, 前三均为国产片
-
第十八届长春电影节8月28日举办, 《满江红》《消失的她》《热烈》等参与角逐
-
《碟中谍7》7月中旬在全球各地上映,全球票房不如预期或将面临亏损危机
-
国产动画包揽中国动画影史票房前三,累计票房达15.35亿
-
雷德利·斯科特《拿破仑》定档11月22日上映,盛大的加冕
-
《大宋少年志2》正在热播,张新成周雨彤携手为大义
-
2023年7月总票房87.17亿, 创中国影史票房新纪录
-
广电总局:协同推进超高清产业发展 积极推动5G、AIGC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和管理
-
暴雨天如何安全驾车 暴雨天出行时应避开哪些设施
-
常温超导体或将颠覆电子产品设计 为什么人类如此渴望室温超导?
-
北京门头沟山洪是如何发生的 亲历者讲述山洪过境场景
-
“央young之夏”草原之夜歌会即将开唱
-
硬加女主角?猎罪图鉴编剧因理念不合不参与第二部
-
徐浩峰《入型入格》开机 陈坤吴磊演绎乱世情仇
-
《孤注一掷》二轮点映 原型人物亲述境外诈骗内幕
-
韩国7月通胀率降至两年多来新低 但未来或再度回升
-
真人版《海贼王》曝海报,8月31日上线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