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议:2022票房前5的电影,都有流量密码


来源: 网易娱乐

2022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出来了(数据截止10月22日),排名前5的电影,可以说个个骨骼精奇。

2022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出来了(数据截止10月22日),排名前5的电影,可以说个个骨骼精奇。

比如,排名第二的《独行月球》吧!到底算喜剧还是科幻电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三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至少“致敬”了10部电影吧……话说这种玩梗的电影,竟然成了档期黑马?

第四的《人生大事》:一个写“入殓师”的小文艺片,票房高达17亿?

这些电影是怎么杀出重围的?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流量密码”?

《万里归途》:从中国视角体察世界

看完《万里归途》,我的第一个感受,咱中国电影又用自己的视角体察世界了,真好。

第一次有此感受,是看完《流浪地球》。那么多末日题材的科幻片,只有《流浪地球》采用了“带球跑”的思路,哈哈(这是中国人的惯,走到哪儿都不能缺了土地)。情节、人设、地标,处处彰显“中国符号”,比如“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万里归途》也是这个风格——

大概只中国外交官才这么个个“怕老婆”;只有他们会在外交斡旋时,用上“36计”;只有中国导演的镜头,扫过战乱国家的横尸遍野时,才会让国人心中一凛——我们永远能第一时间看清战争的邪恶。

影片用“中国视角”看努米亚的平民、官员、暴徒:

法提玛这个战争遗孤,在章宁、白婳的眼里和中国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而“哈桑”,这个乱政下的“清官”,如此帅气、孤勇、感情丰富!为了国家的原则,他冷如冰山地拒绝各种威逼利诱,而一句友人的“好好活着”,却让他瞬间泪流满面。

穆夫塔,这个反政府组织头目在电影里无疑是外强中干和愚蠢的。其魅力远没有平民瓦迪尔大——这个为了“家之信仰”跋涉一生的老人,他用生命维护了宗大伟的、也是他自己的梦想,让更多“有家可归”的人回家!

越是宏观的电影,越需要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视角,而要想实现这些,就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文化。

因为不同文化视角,会给观众带来迥异的感受。

比如《末代皇帝》,是西方人的视角来看末代皇宫:压抑、死气沉沉,仿佛回光返照。

很多年前,中国电影里曾充斥着外国文化视角,比如男女热恋一定要到海岛;四周一定要是意大利建筑物;回忆一定要有圆塔、鸽子……其实,像《万里归途》这般,电影剧情更流畅,也更能令国人共情。

《人生大事》:近两年少有的“高概念”电影

我从来都没想过会去看一部和殡葬有关的电影。

朱一龙饰演一位“入殓师”,在生活被孤儿小文闯“入侵”之前,他自认是个“边缘人”:

社会不认可他——他是刑满释放人员,有过前科和污点;

工作不待见他——他唯一能选择的工作是祖传的“入殓师”,可这份工作让他觉得丢脸,他渴望“骗”到老爷子的房产证后,和女朋友“出走”,开创新事业。

可女朋友又把他“绿”了,还怀上了兄弟老六的孩子!房产证也要不回来……他一切“拾回人生尊严”的计划都被打乱了,身边还多了一个小文这样的累赘。

人在理不清自己该干啥时,常会被身边最小的事打动。

小文的外婆死了,舅母舅父要赶走她,男主只跟小文胡诌了一句:外婆变成星星了,这孩子便信了,整晚和星星说话——那是她死去的外婆。

受小文影响,莫三妹第一次对“死亡”有了亲切的感觉。

接着,“夺妻”的老六出车祸身亡了。破产的前女友求男主为老六“拼骨”化妆……男主心软了,于是曾经是仇人的路人,又成了客户。

看着几乎粉碎的烂肉,男主怀着复杂的心情做完所有,“一化泯恩仇”!

当老六以一份体面的哀容,接受亲友寄托哀思……男主竟找到了殡葬师的成就感。

他知道,自己拼得不是骨,而是死者家人破碎的心。

作为一名入殓师,不只要承受人生之错误,还要宽容死亡的沉重……让这个人生最大的事,变得尽量温柔一些。

从某种程度上讲,男主最后看透了生死。所以,他才能收养了小文,邀请小文的母亲入伙。

或许他们的亲情、爱情没有那么光鲜,却也是人间的一道奇景。

这个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其一是它带来一系列哲思——

1、死亡不再是不吉利的事,对于活着的人,它无须回避。死蕴含于生之中,甚至赋予“生”意义。

2、即使被生活或命运薄待,人在感悟生死后都可以活成“艺术家”。

其二,就是它算得上是近年为数不多的高概念电影。

所谓的“高概念”电影,就是那些“故事凝练成一句话,能快速吸引观众的电影”,它一般都有独特的故事、独特的审美、高度原创。

比如《人生遥控器》(一个能控制你生活的遥控器”)、《侏罗纪公园》(恐龙复活)等,都属于高概念电影。

国内的“高概念”电影一直不多,而商业电影泛滥,一些商业电影的情节“通俗”到观众能自己把情节接上……

《人生大事》就是“高概念”电影,这也能解答为何电影宣传之初,什么资料都没有,只靠一句话剧情介绍,就能得到很多票房预定。

《这个杀手》《独行月球》:麻花用“魔幻MIX”出圈

这两部开心麻花的商业电影,有着共同的“流量密码”——魔幻元素MIX、题材出圈。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个极度魔幻的“段子”型电影。

影片的“故事”被极度弱化,几乎简化成了“舞台剧”和“小品”。所有焦点,全被放在魏翔饰演的魏成功身上。基本上,你要是喜欢魏翔,这部电影就成功了,你如果讨厌魏翔,整部电影就失败了。不得不说,开心麻花真敢赌啊!

可是,魏翔是真的好笑啊,基本从头笑到尾。

特别是“卡尔”和哈维见面的那几场戏,哈维以为这是黑帮和杀手在对话,魏以为是群演之间在交流。

哈:“兄弟是怎么从事这个行业的?”

卡:“我爸就是这个行业的。”

哈:“世家?”

卡:“算是……慢慢的,我就跟着我爸全国各地到处跑。”

哈:“你还一起去?”

卡:“我给我爸打下手啊!”

哈:“你还打下手?”

卡:“那怎么了,那会儿我们干的都是小活,都靠走量,忙不过来活多的时候,就在现场吃口饭,马上去下个地方。”

哈:“还在现场吃饭呢?”

卡:“你不在现场吃饭吗?”

哈:“我觉得现场有点脏……”

网友说:“你说的驴唇,他说的马嘴,还都能对上。”

错位感和荒谬感被拉到极致,就变成了喜剧和讽刺。

当然,笑话再好笑也不可能逗翻所有人,所以开心麻花还加上了“MIX”这一招:致敬了《喜剧之王》《墨西哥往事》《魔幻时刻》《楚门的世界》等多部电影……

《独行月球》基本上是同样的“套路”。

虽然是科幻电影的壳,但你一想到“沈腾是宇宙最后的人类”,这“魔幻感”就出来了。

电影的票房来自哪?豆瓣评分下边的一句话“点题”:好于81%的喜剧片、好于79%的科幻片。

对于科幻片来讲,《独行月球》的浪漫“出圈”。

很少有科幻片会这么演:不确定你还活着,但我每天在月球全频道呼你无数次;听说你要回来,我点亮地球给你信号……

正是因为本片是喜剧基底,所以魔幻、浪漫一些也不违和。

而对于喜剧片来讲,《独行月球》是少有的“大制作”。

比如陨石砸向月球基地、架着月球车在月表行进……试问哪个喜剧的“大片感”,能到这个层级?

《长津湖之水门桥》:震撼的历史、英雄群像,本身就是密码

在《长津湖》两部电影上映后,国内制作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主旋律不是坏标签,用不着摆脱。

对于一段国人认为“我们不该不知道”的历史,观众会期待它被“真实重现”。

《水门桥》因为前面《长津湖》的铺垫,得以在人物塑造、战术性内容、情感氛围方面,达到了巅峰状态。

战争是宏大的,个人是渺小的,可是,当我们想到水门桥的战士,却又觉得,每一个人的灵魂之璀璨,足可比拟日月星河!

他们的伟大超越了时代、超越了战争,超越了时空!所以,英雄的群像是丰满的。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

影院里,伍万里倔强的报数声引起周围无数啜泣声……英雄需要被铭记、历史不能被忘却。不管是沉重的历史,还是英雄心中的“国魂”,本身就是密码。

细细分析,这五部“票房王者”的出现,没有一个是偶然。

有人说中国电影在走下坡路线,这种说法未免武断。

从市场来看,从2016年到2018年,票房每年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长速度,达到600亿+。2020以后受疫情影响票房回落,但仍然保持着总票房全球第一的佳绩。

而从意识形态上看,像《万里归途》《独行月球》这种新鲜的题材和类型正在大量萌芽;观众的审美也在提高,让《人生大事》这样的“新文艺片”可以挤入票房前五。

虽不敢武断判定中国电影在走“上坡路”,但势头一定是好的。

让“骨骼清奇”的高票房电影再多出现一些吧!为中国方兴未艾的电影市场“造新血”!

标签: 人生大事 中国电影 这个杀手

[责任编辑:{haixiayule]

最近更新